如何填好志愿,完胜高考,是对考生和家长的又一次考验。填报志愿是考生面临的一次重大人生选择。有人这样比喻:高考成功与否,60%靠实力,40%靠志愿。还有人把填报志愿比喻为第二次高考。因此,每年高考,如何选择、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既是一个令所有考生和家长都关注的话题,也是一个令大家“挠头”的难题
 |
|
 |
|
◆ 高考报志愿是关乎考生终身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是每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及其家长最为挠头、最为焦心而又必须面对的问题,它在成就多少学子人生梦想的同时也曾令多少人追悔莫及、遗憾终生。 ◆ 高考一过,不少新生一报到就急着找校方询问:“我高考志愿没填好,被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录取了,想换个专业,行吗?”有的新生虽然报到了,但心里很不情愿:“要不是志愿没填好,我会进一所更好的大学。”。 ◆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有关专家说,把高校录取结果与考生的志愿表一对照,确实发现许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有不少失误。及时剖析这些失误,可以给即将报考的考生多一些启示,少一点遗憾。
◆ 为何会出现上述情况,很大原因是志愿填报不平衡以及志愿填报过程中盲目性歪打误撞造成的,而自然界和人类行为自动或自觉寻求平衡是有内在规律的。于是总结出了“动态平衡理论”。 ◆ 用这一理论指导高考填报志愿工作,会得到一定的参考效果。因为它符合自然规律。我们不用人为干涉考生的志愿方向,考生会自己作出选择,总体上看志愿的填报会趋向一种合理的平衡。
◆ “GKS平台”,考生在填写正式的志愿表前,先把志愿填到“高考第一志愿调查平台”上,考生通过查询、修改志愿,达到了“平衡理论”动起来的前提,通过一段时间的震荡,也满足了振幅逐渐减小所需的时间条件。这样就可以使志愿填报达到了一种合理的平衡,而这一平衡过程是不要人为干预的。考生能够在系统中较充分的了解同一水平线上的其他考生的报考方向,从而避免一些专业志愿扎堆而另一些专业门可罗雀,让每一分成绩都起作用,进而减少高分落榜,提高志愿的准确性,调整男女比例失衡现象。>>全文 [评论] | | |
|
 |
|
 |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